国家卫生健康委于4月28日(周一)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爱劳动者职业健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任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谢杨。期待与各位记者朋友加强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向社会传递卫生健康权威信息。
职业健康关乎每一个劳动者的福祉,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和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至关重要。近些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着力“强预防、强服务、强基础”,持续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深化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国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4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举办宣传周启动仪式,接下来还会举办一系列宣传活动,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职业健康的浓厚氛围,切实为劳动者办好健康实事。
新华社记者
我国是世界上就业人数最多的国家,大家都很关注职业健康这样一个话题,请问国家卫生健康委近年来在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李军
感谢您对职业健康工作、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关注。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国家卫生健康委近年来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关口前移,综合治理,从源头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这几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健全法规标准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职业病防治法、尘肺病防治条例等6部法律法规,以及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等10部部门规章为主体的职业病防治法规体系。这几年,国家相继颁布了660多项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技术标准,其中就包括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估标准300多项、工程防护标准近100项,这些标准的公布为我们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提供了指导和依据。这是我们开展的第一项工作。
二是实施了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我们针对部分企业存在的粉尘、化学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超标等问题,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工程防护措施,升级改造职业病设施设备,使危害因素的强度浓度达到标准的要求。截至目前,已经有17万多家企业完成了治理任务。
三是开展了中小微企业的职业健康帮扶。2024年,我们组建了3000多支技术团队走进了6万多家中小微企业,指导他们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告知、培训和治理,规范做好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这项工作大大增强了企业职业健康自我管理的能力。下一步,我们也将进一步巩固提升帮扶效果,今年还要再对6万家中小微企业进行职业健康帮扶。
四是推广了一批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适宜技术。我们遴选了64项防护技术,这些防护技术具有创新、智能、高效、节能这些优势,我们也在矿山、冶金、化工和机械制造这些行业来推广,帮助企业进一步改进防护措施,提升防护效果,也是对保护我们劳动者职业健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谢谢大家。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都知道,工会作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组织,在参与职业病防治、维护职工健康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请问全国总工会在这方面有哪些工作和举措吗?谢谢。
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二级巡视员杜文甫
谢谢您的提问。全国总工会近年来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劳动者经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将法律法规中有关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的原则性规定细化为具体合同条款,以集体合同的方式予以确认并确保其实现,是工会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全总指导各地持续推进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截至2024年,全国高危行业企业共签订劳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50.5万份,覆盖职工6448.18万人。
二是指导做好高温天气下劳动保护工作。全总连续多年印发做好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指导各级工会加强夏季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开展“工会送清凉、防暑保安康”活动等。2021至2024年,全国各级工会累计投入“送清凉”专项资金近60亿元,慰问职工近9000万人。
三是大力推动工会驿站建设。工会驿站是全国总工会组织建立的为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交通警察等户外劳动者提供饮水纳凉、餐食加热、驱寒避雨、手机充电、休息如厕等一站式服务站点,目前全国已建成工会驿站18.61万个,2024年服务近8亿人次。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
去年年底国家对职业病目录做了调整,请问主要考虑是什么,目前我国职业病分类目录是什么样的情况?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尘肺病仍然是我国主要的职业病种,国家在尘肺病康复方面有哪些措施?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李军
感谢您对职业病目录调整工作的关注。《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是指导我们做好职业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的一个重要依据。这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一些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压力所导致的劳动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广大劳动者对扩大职业健康保护范围也提出了新的需求。监测数据显示,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等职业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我们亟需应对的新挑战。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是要突出重点病种。二是要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三是要保持目录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按照这些方面的考虑,我们按照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去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对职业病目录进行了调整。在这次调整中,我们新增了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两个职业病类别。这次调整后,也是与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上多数国家保持了基本一致。调整后,我国现行的法定职业病总数为12类135种,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也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关于尘肺病治疗康复。目前尘肺病是无法治愈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规范的治疗康复来延缓病程,改善生活质量。这几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引导康复资源下沉,我们依托现有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了一批尘肺病康复站。目前,尘肺病康复站的总数已经达到了900家,应该说实现了尘肺病患者集中的乡镇(社区)全覆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综合采用了中医药、运动、心理、营养等手段,来为上百万次的尘肺病患者提供了就近、免费的康复服务。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今年是健康体重管理年,又是精神卫生服务年,有的人一焦虑紧张就喜欢吃东西,吃多了又担心发胖影响健康,更加焦虑,形成了恶性循环。请问体重与心理有关系吗?谢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王刚
不是所有的体重增加都跟心理有关。但是我们在临床上的确看到,有一部分的体重增加甚至肥胖,是跟心理因素有关的。
今天我想说一下就是所谓“情绪性进食”,我们在临床看到一类来访者,他因为压力的原因,因为焦虑、抑郁这些情绪的原因,选择用进食的方式来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把过度进食,尤其是高糖、高热量的进食当成一种手段,而这个肯定是不科学的。我们希望,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方式应该用科学的方式去解决。
比如说运动,就是一种很好的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方式。根据国内外研究的一些报道,像户外运动、团体运动,对压力缓解、情绪调节的贡献度是最大的。
再比如说,跟亲朋好友之间的倾诉,也是非常好的一种宣泄手段,也对压力的缓解有所帮助。另外一些感官的刺激,也有利于缓解,比如说视觉、听觉等等方面的刺激,这部分是有关系的。
除此之外,我们说睡眠问题,像熬夜、睡眠时间过短也跟体重增加密切相关,而睡眠也是精神医学所探讨的一个问题,这一点也需要格外注意。还有工作人群里面的久坐都会有影响。所以,体重增加甚至肥胖在一部分人群当中是跟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我们观察到,每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都组织开展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请问2024年监测工作有哪些发现?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李军
谢谢您的提问。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主要是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定期进行检查、检测、评价,目的就是要掌握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变化趋势和规律,有利于我们分析研判当前的工作形势和存在的风险,为国家制定职业病防治的策略、健全监管工作机制提供依据和支撑。这几年来,经过努力,我们这项监测工作已经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具体来说,就是对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重点职业病监测县区和所有职业病病种实现了全覆盖。
2024年,这项监测工作对近7万家用人单位的50万个重点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现场检测,对500万名呼吸系统疾病就诊患者进行了尘肺病的筛查,此外,各地还组织对2400多万名劳动者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从监测结果来看,工作场所的环境和条件正在逐步好转,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的意识也正在逐步增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反映职业病防治工作规范管理的相关指标,比如说用人单位要对职业病危害项目进行申报,申报的情况、还有日常监测的情况等这些指标都在持续改善。但是我们也发现,噪声超标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在矿山、机械制造业这些行业的风险比较高,尘肺病、噪声聋这些传统职业病的防治任务仍然还是比较艰巨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职业健康保护的基础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这些发现的问题,我们也是依法依规督促用人单位分类处置。就是前面提到的,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超标的问题,用人单位要加强治理,来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对发现的职业禁忌证,用人单位要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不得让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对发现的疑似职业病,用人单位要尽快组织进行诊断。谢谢。